第28期科技管理骨干进修班成功举办第一期学员论坛

  • 文/殷宗军 图/李焱
  • 日期:2025-10-27
  • 191

       10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党校第28期科技管理骨干进修班第一期学员论坛在雁栖湖校区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本次学员论坛的主题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创新前沿与交叉融合”。论坛由学习委员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梁向峰学员主持,共邀请了6位来自不同研究所的学员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分享面向科技前沿的创新研究工作。六个报告涵盖了行星科学、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前沿领域。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殷宗军学员做了题为《早期地球生命记录与火星生命痕迹探寻》的报告,从比较行星学视角分析了早期火星和早期地球宜居性的异同,并基于团队的研究工作,介绍了早期地球生命研究对早期火星潜在生命痕迹探寻的启示,分享了团队面向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首要科学目标,积极拓展新方向、搭建实验室、开发新技术,贯彻落实从“在干什么”向“该干什么”转变的案例。

       国家空间中心张贤国学员做了题为《空间环境探测与利用》的报告,他从核武器爆炸如何产生毁伤效应,类比介绍了太阳聚变爆发释放物质能量影响地球空间,形成日地空间环境或灾害性空间天气影响人类航天及地面生活的概念内涵和物理过程。进一步分享了空间中心科学家群体从“两弹一星”到空间环境监测利用的传承脉络及发展现状。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赵延龙学员做了题为《打破边界,促进数学与应用交叉研究》的报告,分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基本情况、数学理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数学在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关于面向重大需求的有组织数学研究的思考。他呼吁不同领域的同学们加强交流,一起推动数学从 “理论学科” 升级成为 “既完善自身、又服务需求” 的核心基础学科。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吉亮亮学员做了题为《超强激光物理:从等离子体到量子真空》的报告,介绍了光机所基于我国自主建设的超强激光装置获得近100 MeV的质子源,并成功用于质子硼聚变反应与脉冲中子源研究工作,并详细讲述了他带领团队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全球首个100拍瓦级超强激光装置的建设,并实施超强激光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对撞探测量子真空极化的计划。

       赣江创新研究院陈庆军学员做了题为《新型稀土储氢材料与应用技术》的报告,分享了新型稀土储氢材料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稀土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指出低压、高能效和高安全的稀土固态储氢对解决制约氢能发展的储运难题和实现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陈庆军学员还介绍了团队开发的几种新型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和在部分高端装备的应用进展。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学员做题为《细胞谱系与医药研发范式变革》的报告,介绍了广州健康院在建的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设施,阐述了细胞谱系在发育、进化、再生、疾病等生命过程中的意义,指出细胞作为生命基本单元,是生命数字化的必经之路,其编码和命运决定原理也是生命科学继中心法则之后重要的理论突破口,报告最后提出以细胞谱系动态数字化模拟生命的目标,展示这个方向对医药研发范式变革的核心推动作用。

       报告人与学员们就大家关心的若干重要科技问题做了充分交流,会场讨论气氛热烈,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论坛为增进学员之间的了解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更为推动科研人员之间的交叉合作搭建了平台。

(校对/汪涛、陈捷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