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党校第27期科技管理骨干进修班学员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重温科技报国历程,汲取“两弹一星”精神力量。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在“两弹一星”研制中贡献卓越,不仅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材料研发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还构建了完整的科研体系,奠定了我国国防与航天事业自主发展根基。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周光召先生纪念展”、“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等展览。学员们沿着功勋路的足迹,从周光召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归国、隐姓埋名攻关核爆理论的科研人生中,感受到科学家以毕生心血许国的赤子情怀;在功勋人物的群像前感悟理想信念熔铸于科技报国的千钧重量;于“两弹一星”实物展品与复原场景中见证“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铿锵足迹。
泛黄的手稿、斑驳的设备、震撼的模型,不仅诉说着前辈们昨日的奋斗史诗,更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火种,深深种进每位学员的心中;“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抓得住”的测控奇迹、“听得到”的太空乐章、“看得见”的太空灯塔、“扛得住”的硬核指标,成就了划破天际、旋律萦绕宇宙的壮举,将“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刻成了人类航天史上最闪耀的注脚。
科技强国之路,始于一代人的荒芜开垦,成于代代人的薪火相传。此次现场教学既是一次历史回望,更是一场使命叩问。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